近日,《人民文學》雜志主編與兩名作家一起做客網(wǎng)絡直播間,在幾個小時之內(nèi),賣出8.26萬套、99.2萬冊雜志,成交金額1785萬元。這份新中國成立后創(chuàng)辦的第一份國家級文學雜志,取得如此亮眼的銷售成績,有些出人意料,也令人感慨。
《繁花》改編的電視劇開播,帶火了原著,吸引一批讀者品讀;網(wǎng)絡主播在直播間反復推薦《額爾古納河右岸》,即興分享心得,讓這本純文學作品在短時間內(nèi)賣出幾十萬冊;由《人世間》改編的電視劇開播即成為爆款,在拍攝階段就被國外影視公司看中,“提前批”漂洋出海……一段時間以來,一些文學作品乘著網(wǎng)絡東風,從小眾“冷門”變大眾“熱門”。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,真正的精品,在任何時代都不會缺乏關注和掌聲。
《人民文學》的“出圈”具有啟示意義:借重媒介的力量,開辟合適的渠道,有助于幫助好作品觸達更多讀者、走向更廣闊舞臺。實際上,從傳統(tǒng)媒體時代四大名著的影視化掀起收視熱、閱讀熱、研究熱,到網(wǎng)絡時代《三體》熱播引發(fā)對原著細節(jié)的反復“研討”、對未來世界的豐富想象,許多經(jīng)典作品被廣泛解讀、不斷釋放魅力,都離不開媒介的賦能。遙想當年文學熱,一部作品問世,就可轟動社會,塑造時代;如今,“走出深閨”、主動“觸網(wǎng)”,或許是文學的又一次時代機遇。
當幾十秒短視頻、3分鐘看完一部電影、半小時講完一本書的“快餐”無處不在,人們是否還能靜下心來閱讀?在生活快節(jié)奏、閱讀碎片化的當下,嚴肅文學、理性文字是否還有生存空間?網(wǎng)絡時代信息爆炸,大眾的注意力被琳瑯滿目的內(nèi)容填滿。都說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可網(wǎng)絡時代的“巷子”分岔多,再香的酒單靠品質(zhì)也未必能飄出巷口。作品再好,如果不主動出擊、吸引受眾,也可能被埋沒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擁抱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創(chuàng)新傳播方式方法,讓優(yōu)質(zhì)內(nèi)容與讀者雙向奔赴,或許能成就更多暢銷的文學精品。
“我們主要是來‘尋親’的,來尋找文學的好讀者。”《人民文學》雜志主編在直播間講的一句話耐人尋味。有理由相信,對更多文學作品而言,這樣的主動“尋找”一旦開啟,找到的不僅是知根知底的“親人”、久別重逢的老讀者,還有更多充滿期待、能慧眼識珠的“新朋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