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布日期:2011-11-25
信息來源:
本報記者余東明王家梁 本報通訊員孫海東
不久前,河北人陳東到山東省濟南市參加考試期間丟了身份證,不但可能失去參考資格,連住宿也成了難題。陳東在預訂酒店講明情況后,大堂經理立即用“社區(qū)服務QQ群”將基本信息發(fā)給市中公安分局魏家莊派出所值班民警。不一會兒,對話框里就發(fā)回“經核實,可入住”的信息。當晚,民警又為陳東辦理了臨時證明,助他順利參加了考試。
這只是近年來濟南警方推進網絡警務工作的一個縮影。
據介紹,濟南市公安局網警支隊自2001年年底成立以來,以“民生警務”為核心,以虛擬社會管理創(chuàng)新為突破點,落實警務前移、服務前置措施,共偵破各類刑事案件1200余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1800余人,指導1600余家聯(lián)網單位落實網絡安全隱患整改措施,為人民群眾提供各類救助服務1100余次。
“網上便衣隊”破案多起
走進濟南市公安局互聯(lián)網報處中心和巡查中心,幾名值班民警正緊盯著電腦,不停地瀏覽各大網站和論壇,并處理網民在線報警。
濟南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現有警力82名,武學鋒是其中一位。他向《法制日報》記者介紹說,網警的線索來源有兩條,一是瀏覽網頁,主動查找非法信息;二是接到網民網上報警后,核實、過濾這些信息,抽絲剝繭找線索。“由于一些有價值的線索隱藏在大量信息中,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遺漏,因此,這項工作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責任心。”
據了解,近年來,濟南市公安局共設立網上報警崗亭3800多個,網絡警察700多名,極大地提高了網絡見警率。今年以來,濟南市公安局在全市各大網站設立“網上110報警崗亭”,共接收網民報警和求助4500余次?!?br /> 除了設立網絡警察,濟南市公安局還組建了一支由普通民警兼任的“網上便衣隊”,他們利用業(yè)余時間上網查找線索。今年以來,“網上便衣隊”共發(fā)現并成功破獲多起利用QQ賣淫嫖娼、網上販賣毒品等案件。
濟南市公安局副局長徐春華說,濟南市公安局還將傳統(tǒng)警務機制經過創(chuàng)新,搬到了網上,把網站當成公共場所管,給它們上“門牌”;把論壇當成社區(qū)管,配備“保安員”,設立“治安崗亭”;把版主當業(yè)主管,建立日常聯(lián)系制度;把互聯(lián)網數據中心當出租屋管,實行發(fā)案倒查制度;把網民當流動人口管,要求網吧和公共欄目實名登記。
內外協(xié)作有力打擊犯罪
當濟南市網警支隊的幾名民警出現在“黑客”陳某面前時,陳某一愣,問道:“你們咋能找到我呢?”
去年3月,濟南警方接到網上報警稱,有“黑客”攻擊教育部網站,在“成績查詢系統(tǒng)”中修改考生“計算機二級”和“公共英語三級”的成績,并制作假證出售獲利。陳某自認為是這條黑色利益鏈上最為隱蔽的一環(huán),從沒想過警方會“從天而降”。
“虛擬社會里的一切都是現實社會的客觀反映,在互聯(lián)網上打擊犯罪,同樣需要與犯罪分子斗智斗勇,需要網警具備相當的膽識氣魄。”徐春華說,今年上半年,濟南警方共破獲33起網上傳播淫穢色情內容、網絡賭博、黑客攻擊政府網站等重特大涉網案件。
“網絡犯罪最大的特點就是天馬行空、漫無邊際,這給我們偵查、取證和抓獲犯罪嫌疑人帶來巨大的困難。同時,網警部門警力有限,一個案子又往往涉及刑偵、經偵、治安等多個警種,沒有統(tǒng)一的協(xié)調和指揮,很難有所建樹。”濟南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支隊長逄建說,為更有力地打擊犯罪,濟南警方在全國各省市之間建立了打擊網絡犯罪的外協(xié)機制,在內部各警種之間建立了一觸以動全身的內協(xié)機制,收效良好。
服務網民更加便捷高效
前不久,家住濟南歷城區(qū)的張宏升(化名)注意到隔壁一下子住進了十多個陌生人,西裝革履,早出晚歸,很像電視上經常報道的傳銷團伙。
張宏升試探性地把這一信息發(fā)到了濟南公安的“網上110報警崗亭”。歷城警方接到線索當天就來社區(qū)進行核查,果不其然就是一個傳銷團伙,警方當即將這一窩點查獲。
“過去,不到萬不得已或者真出事了,才會報案找警察,現在有了網絡平臺,少了一份顧慮,有不安定因素可以直接告訴警察,每個社區(qū)居民都成了平安監(jiān)督員。”張宏升說。
據了解,去年以來,濟南公安把推行“涉網警務”作為服務民生的突破口,開通了集網上辦事、服務群眾、政策宣傳、政務公開、社會監(jiān)督等功能于一體的電子警務平臺——“濟南公安服務在線”。
據統(tǒng)計,自“濟南公安服務在線”開通以來,網站點擊率已突破195萬人次,共為市民預選車牌近3萬個,辦理在線咨詢14000余件、受理網上信訪680余件,并全部予以回復。
此外,濟南市公安局還首創(chuàng)“異地網上申請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”,解決長期在外市民往返不便的問題。
“警力有限,網絡無窮。”濟南市委常委、政法委書記、公安局局長劉杰有15年“網齡”,談及警務工作網絡化他深有感觸,“致力打造‘涉網警務’既是公安機關改變傳統(tǒng)服務模式、高效便民的全新平臺,又是主動了解、回應群眾訴求,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的時代趨勢。”
網警感言
劉彬(濟南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民警):作為一名有十年工作經驗的老網警,我的感受是:忙碌、充實和快樂。
網絡警察是忙碌的。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,出差辦案是常事。有一次,為抓獲一名實施“黑客”入侵犯罪的嫌疑人,我們連續(xù)兩個星期開展網上偵查,眼睛都熬紅了。但是抓獲犯罪嫌疑人的那一刻,大家心里充滿了自豪。
網絡警察是充實的。每當受理網上求助為群眾解決一件小事,每當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,我都深深地感到,青春沒有虛度,生命如此充實。今年上半年,我找回了一名離家出走的孩子,看見孩子父母喜悅的笑容,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網絡警察是快樂的。通過互聯(lián)網虛擬崗亭和網警微博,我們有了許多雖然不見面,卻非常熟悉的網友。面對網上的各類求助信息,我們總是懷著“人民公安為人民”的宗旨,認真回應、解決他們的困難。
信息來源:法制網——法制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