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

人民日報:“端得平”才是真水平

發(fā)布日期:2017-08-17

信息來源:人民日報

  據(jù)史載,三國時期,諸葛亮為蜀國丞相,曾上表建議罷黜廖立、李嚴,放逐到南中。諸葛亮病逝后,廖立聞之痛哭流涕,李嚴更是發(fā)病而死。為什么受到如此嚴厲懲罰,二人卻心無怨恨?《三國志》作者陳壽評價說,諸葛亮為政,開誠心、布公道,“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;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。”凡事出于公心,為政公正無偏,持法務求公允,哪怕是受罰之人也會投以認同、報以敬佩。
  古人講:“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,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。”有的領導干部,個人能力不是不突出,處理人際關系不可謂不用心,然而眾人不服、怨聲載道,毛病就出在沒有一碗水端平、一把尺子量人。公平是權力的底色,要想安心做人、放手做事,必須摒棄私心的影響、人情的干擾、利益的羈絆。事實上,遇事從公心出發(fā),復雜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;總是盤算小九九,簡單的問題也會變得復雜。對于領導干部來說,每天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,內(nèi)心的天平稍有偏差,就會產(chǎn)生意想不到的后果。因而,處世公平、為人坦蕩,不僅體現(xiàn)個人的見識和胸襟,更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。
  凡事“端得平”,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。毛澤東同志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之所以今天讀來仍倍感親切、發(fā)人深省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貫穿了立規(guī)矩、講公平的思想。事實證明,越是錯綜復雜的事情、矛盾眾多的事情、利益集中的事情,越要堅持依規(guī)辦事、公平處事。業(yè)績標準明確,人人未來可期;規(guī)矩朝令夕改,勢必難以服眾。特別是在涉及職務調(diào)整、評獎評優(yōu)等大家普遍關心的具體問題上,更應有章有法、有據(jù)可依,不能因親疏遠近而厚此薄彼,也不能因個人好惡而亂行賞罰。否則,不僅人為制造矛盾,也會給工作帶來極大被動,甚至造成無窮后患。
  工作中,天天琢磨使招數(shù)、耍心機管理人的干部有之,一心用“好處”吸引人的干部有之,亂拍胸脯、亂許承諾拉攏人的干部有之,可謂“八仙過海,各顯神通”。有的人甚至還以此沾沾自喜、逢人炫耀,自以為頗有水平。這樣的觀念和做法實在要不得。大道至簡,大巧若拙。與其挖空心思待人,不如一顆公心示人。自身行得正、端得平,是最簡單、最管用的處世方法,也是真正的有水平。沒有一顆至公至正之心,再多的“套路”,再好的待遇,也交不到人、管不好人、留不住人??v能贏得一時掌聲,也無法贏得群眾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尊敬和認同。
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我們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,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,只能用來為黨分憂、為國干事、為民謀利。”當官就要干事,用權就得擔責。所謂“為官不易”,其實應理解為用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易。如何用好手中權力,要看用得“對不對”,也要看用得“好不好”。為官一任、主政一方,不能說不以權謀私就萬事大吉了,還應本著為黨的事業(yè)負責、對崗位負責的態(tài)度,公平待人、公正處事,充分保護人人想干事的熱情,極大激發(fā)人人干成事的信心。須知,以權謀私會失掉人心;用權不公,同樣也會失掉人心。
  良好政治生態(tài)的形成,有賴于對公平正義理念的共同堅守。面對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情況、新考驗,每一位領導干部都應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凈凈做事、坦坦蕩蕩為官,保持共產(chǎn)黨人的政治本色,樹立公正廉潔的良好形象。
編輯:高昊
?
友情鏈接